青建工〔2017〕315號
西寧市、海東市城鄉規劃和建設局、氣象局,各州住房城鄉建設局、氣象局,各經濟開發區建設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的決定》(國發〔2016〕39號)精神,根據《中國氣象局等11部委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的決定>的通知》(氣發〔2016〕79號)要求,為保障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防雷安全,做好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防雷施工圖設計審查及施工驗收工作,堅持“放、管、服”三管齊下和深化簡政放權改革的原則,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結合本省實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省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和修繕工程的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工作。
(一)施工圖審查時,建設單位向施工圖審查機構提交的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應包含防雷設計說明、防雷類別的選取及采取的防雷措施,并滿足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6版)》和《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工程竣工圖中應當包含防雷裝置的內容。
(二)防雷裝置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單位應當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對建筑電氣分部工程中防雷及接地子分部工程、建筑智能化分部工程中防雷與接地子部工程進行驗收,驗收內容包括防雷裝置實體質量及工程資料。實體質量主要包括接地裝置安裝、防雷引下線及接閃器安裝、建筑物等電位聯接、屏蔽設施、電(浪)涌保護器、線纜敷設、系統調試、試運行等內容。工程資料主要包括防雷產品出廠合格證書、安裝記錄、測試記錄等資料。
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的綜合驗收結論應明確是否符合經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及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應由建設、施工、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和總監理工程師參加并簽字。
(三)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省級氣象主管機構認定的防雷裝置檢測資質機構,按規定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防雷裝置進行檢測。防雷裝置檢測報告及防雷工程竣工驗收資料納入建設項目檔案。
(四)防雷裝置竣工驗收備案工作納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工作。各級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做好備案工作。
建設單位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時,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應當對防雷裝置驗收及檢測情況進行說明,并將防雷檢測報告作為工程竣工報告的附件。若檢測報告數量較多,建設單位可以提交檢測報告統計匯總情況表,項目負責人簽字,加蓋公章,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時,建設單位應出示原件備查。
(五)各級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監管的原則,切實履行新建、改建、擴建和修繕工程以及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防雷監管職責,明確和落實建設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以及業主單位等在防雷工程質量安全方面的主體責任。加強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防雷施工圖設計、施工質量、竣工驗收備案監督執法,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二、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油庫、氣庫、彈藥庫、化學品倉庫、煙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設工程和場所(不包括其附屬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雷電易發區內的礦區投入使用的建(構)筑物、設施需要單獨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的場所,雷電易發區內的旅游景點投入使用的建(構)筑物、設施需要單獨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的場所,雷電風險高且沒有防雷標準規范、需要進行特殊論證的大型項目的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行政許可工作。
(一)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的上述易燃易爆等建設工程和場所的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行政許可工作,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相關規定執行。
(二)各市(州)、縣氣象主管機構要加強對易燃易爆等建設工程和場所的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行政許可工作,根據行政審批改革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辦事指南,優化辦事流程,嚴格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確保防雷行政許可工作依法依規實施。
(三)易燃易爆等建設工程和場所建設工程業主單位要落實建設工程防雷許可制度和防雷安全主體責任,做好防雷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易燃易爆等建設工程和場所建設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要落實防雷安全主體責任,確保建設工程防雷裝置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防雷裝置檢測單位對易燃易爆等建設工程和場所進行防雷裝置檢測后,應當向被檢測單位出具防雷裝置檢測報告,檢測不合格的,應當向被檢測單位提出書面的隱患整改意見,并在5個工作日內報告當地氣象部門。
(四)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要加強對易燃易爆等建設工程和場所防雷安全雙隨機抽查,聯合當地安監、住建、消防等部門開展防雷安全生產聯合執法,對有防雷安全隱患的單位提出書面整改意見,限期整改。要加強防雷裝置檢測資質單位的監督執法,依法對無資質、超越資質、出借資質、掛靠資質從事防雷裝置檢測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青海省氣象局
2017年7月18日
【附件下載】